2020-05-27 11:55:38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://ln.huatu.com/wenda/ 文章来源:辽宁华图
凌源华图为您提供最新的备考文章:2020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凌源备考文章:特殊类语句排序题的技巧。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凌源华图招聘频道(http://lingyuan.huatu.com)。凌源华图公众号:ly-huatu-凌源华图联系电话:0421-7248806。
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的语句排序题的一般靠抓住首句和邻句两个“线索”去突破,但是目前国考题目,有些为了加大难度,会在首句的选项设置一些概念相近的句子,他们句与句之间的概念都是由某个概念衍生出来的,从而不是很容易的去分辨清楚哪一个应该在前,哪一个在后。这种情况下,我们在脑海里要有一个“从大到小,从一般到特殊”的解题意识。这里的“大”指的是概念范围的大。我们依据日常生活的表达习惯,描述一件事物一般都是先说大的概念,在具体到小的概念。或者是先说一般的、众所周知的概念,再说特殊的、引申的、具有个体特征的概念。拥有这种意识对于我们在一些有难度的排序题很重要。
例:①因此,生态红线不能触碰,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,影响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②生态红线是指生态系统在发展演进中生态平衡被打破,导致生态系统衰退甚至崩溃的临界状态③在生态红线面前,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都必须停止④生态红线是保证生态安全的底线,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⑤生态作为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,是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系统⑥生态红线一旦被突破,以后即使投入大量的人力、财力、物力,生态平衡也往往难以恢复原状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,语序正确的是( )。
A.②④⑤⑥①③
B.②③④⑥⑤①
C.⑤②①④③⑥
D.⑤②④③⑥①
解题思路:根据之前所学的思路,我们先去对比首句的内容,会发现第二句和第五句的内容从文章的内容上来说都是在下定义,所以都是适合做首句的,那么这两句相比起来,从内涵上来分辨,第二句说的是“生态红线”的定义,第五句则说的是“生态”的定义,二者相比,第五句更适合做为首句,因为在说一个概念的时候,一般都是由大到小,由一般到特殊去叙述,同理,按照逻辑顺序,作者肯定是先介绍什么是“生态”再去在生态的基础上去介绍什么是“生态红线”,所以排除A、B。观察C、D,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句后面接第一句还是第四句,分析两句内容,第一句有“因此”表示结论,下完定义直接说结论,相比来说较突兀,第四句则是在说“生态红线”的特点,符合话题一致的原则,所以第四句更适合在第二句后面,暂定D选项,代入进去并无违背常理。
上述题目是较为代表性的一个题目,在其他的一些题目中,同时在首句下两个定义的情况常常出现,我们要能够分辨清楚不同定义之间的区别,并且要熟悉这样一种出题规律,如果出现难以分辨的两个定义时,仔细去摸索谁作为大概念存在,小概念一定围绕着大概念而展开,这一点帮助我们在解决一些难题时尤为重要。
(编辑:凌源华图02)贴心微信客服
贴心QQ客服